<body><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function setAttributeOnload(object, attribute, val) { if(window.addEventListener) { window.addEventListener('load', function(){ object[attribute] = val; }, false); } else { window.attachEvent('onload', function(){ object[attribute] = val; }); } } </script> <div id="navbar-iframe-container"></div>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https://apis.google.com/js/platform.js"></script>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gapi.load("gapi.iframes:gapi.iframes.style.bubble", function() { if (gapi.iframes && gapi.iframes.getContext) { gapi.iframes.getContext().openChild({ url: 'https://www.blogger.com/navbar/7082085456239121411?origin\x3dhttp://artivate.blogspot.com', where: document.getElementById("navbar-iframe-container"), id: "navbar-iframe" }); } }); </script>

2008年6月27日

Temple (Cake Theatrical Productions)

不久前,看了CAKE 所呈现的‘TEMPLE'

‘TEMPLE’ 是新加坡艺术节的节目之一,由 NATALIE HENNEDIGE 编导,汇集了多位剧场界的实力派演员和著名艺术工作者,包括了剧场才女李邪,资深演员吴悦娟,灯光设计师 SUVEN CHAN 和多媒体设计师 BRIAN GOTHONG TAN。创作和制作队伍实力雄厚,看了名单,实在让人期待他们呈现一出精彩绝伦的好戏。

在我看来,他们并没有让我失望。

我这么说,可能会有很多人觉得我PRETENTIOUS。哈哈,你们开心就好。

CAKE 的前几部戏,如‘QUEEN PING’ 和‘NOTHING’ 以后现代手法呈现。‘TEMPLE’ 也不例外。剧本里面出现的不只一个主要剧情,还附加了许多跟剧情看起来毫无关系的东西,如神话故事,乐队演奏和拉拉队表演。它似乎要表达很多东西,可是又好象没有表达任何东西。很多人看了都觉得这是一部看不懂的剧,散场后到处问同样一个问题:‘它到底在讲什么?’

关于这个问题,我稍候在说。

‘TEMPLE’ 维持了CAKE 过往的风格,着重于呈现强烈的视觉画面。然而,这部戏有一点和  NATALIE 以前的作品不一样,而我各人认为是个成功的突破。她这次没有完全采用缤纷的色彩来呈现她的戏,而是在各方面添加了黑白和灰三种色调。认为这是一个成功的突破,是因为我觉得导演在适当的时候,剧作需要或允许的情况下,给观众一些不同的东西,让大家耳目一新。另一个让我觉得非常喜欢的东西就是导演在很多方面都做的非常细腻,使整部戏很完整。

有人在戏后交流会上试图要求导演解释这部戏的主题和背后的真正意义。也有人反应说他们看不懂这部戏到底要说什么。戏演到一半有一些观众离场,我猜想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吧。

我觉得,不是只有导演或编剧才说的算。我是说,其实‘TEMPLE’ 是没有唯一一个正确的解读。观众的解读,他们的体验都是对的。任何人觉得它在说什么,就是什么。要是硬要为剧本标上独一无二的解读,那不是掐死了观众的联想力与其他解读的可能性吗?

看这部戏是非常‘各人’的,也是我认为它最有趣的地方。

唯一我不喜欢的,就是整部剧有太多的东西了。演出一开始,所有的构思,概念,想法就不停的抛向观众。我看完后十分疲惫,感觉 CAKE 好像怕没有下一个演出了,死死一定要在短短的一个半小时内把毕生的创意用完。

每次看 CAKE 的演出,都觉得在挑战自己。下一次也应该不会错过。

你们呢?

Kian Tong  

0 条评论

0 条评论:

发表评论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 主页


关于我们

艺树人

博客

过往镜头

你听说了吗?

我们的伙伴

时光机

串串门子

赞助商




Photobuc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