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dy><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function setAttributeOnload(object, attribute, val) { if(window.addEventListener) { window.addEventListener('load', function(){ object[attribute] = val; }, false); } else { window.attachEvent('onload', function(){ object[attribute] = val; }); } } </script> <div id="navbar-iframe-container"></div>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https://apis.google.com/js/platform.js"></script>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gapi.load("gapi.iframes:gapi.iframes.style.bubble", function() { if (gapi.iframes && gapi.iframes.getContext) { gapi.iframes.getContext().openChild({ url: 'https://www.blogger.com/navbar/7082085456239121411?origin\x3dhttp://artivate.blogspot.com', where: document.getElementById("navbar-iframe-container"), id: "navbar-iframe" }); } }); </script>

2009年1月27日

我的视角 . 游走他乡

用两天的时间游走马六甲的一个小小街头,是不够的。
其实,用两天的时间去游走任何地方,都是不够的。
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了解这个地方的生活、这个地方的人。
要拍照、要购物买手信、要和这个地方的人聊天、要这个、要那个。
确实不够。

两天的时间,我带着小小的数码相机,随着其他人一路走、一路拍下吸引我的 moments 。
经过这次到马六甲,如果你问我,我的收获是什么,
我想主要有两个:
1)增强了我对摄影的热忱
2)通过照片捕捉到很多“故事”


Time Flies

欢乐的时光总是不寻常地,过得特别快。
笑得越是开心,越容易忽略时间正一分一秒地过。
但是,能够如此快乐的享受当下的那一刻,那么时间过得再快又如何?

这是在我们吃海南鸡饭团的店里拍的。
我很喜欢照片中的吊扇和时钟。
现在本地的咖啡店都很少会有这样的吊扇,都是那些会转动的风扇。
想像过不久,就很难找到吊扇了,所以希望照片可以替我保存它。
另外,店里售卖的鸡饭团,我在本地也不常吃到。
身为海南人,能够再次吃到鸡饭团,真的是开心的。


Left Behind

是谁在房间里留下了一卷厕纸和一张纸?
当你第一次踏进一个陌生的空间时,会不会对之前住过的人感到好奇呢?

这是五个男生睡觉的房间,在民宿的第三楼。
一踏进他们的地盘,我就觉得这个画面很有趣。
甚至,能够凭这个画面写出一个故事。
人,是不是都喜欢到处留下一点痕迹,让以后的人知道自己的存在?


Out Of Place

摆在房间里,却不知道它们是否还能够操作。

我很喜欢旧的东西,因为旧的东西不属于我的年代。
觉得它们看起来经历过很多很多事情,见证过很多很多的故事。
不知道以后的人,会不会也觉得我们这个年代的MP3、PSP有着“历尽沧桑”的味道?


Our World


The World Is More Than What We See

大家聚在一起,看到的东西却可以很不同。

艺树人用了两天中的两小时开了一个会议。
会议开始前,大家各自就“坐”(就地坐下)。

我们在房间里,马六甲在外头。
等着我们。


A View


A Different Point Of View

街上挂着许多红灯笼。
迎新。
屋顶的角落长了一棵树。
亦是迎新。

心里担心:不知道这个树会不会被砍下来?当它长到人没有办法继续控制的时候。



不知道要起什么名字,以后再回来看看是否会有灵感吧。
纯粹很想拍下这一幕。
聚焦是模糊的,但是还是能够清楚看得到照片的内容。
是个美丽的意外。


Empty

没有什么生意吧。
店主的背影,看起来有点累。
不知道他在这一天,忙了多久才能够休息。
他的家是不是就在二楼呢?

乘坐德士到民宿时,就发现马六甲的这条街排满了 shophouses 。
好像回到了牛车水。
有点不明白,他们是怎么能够维持生计的。
这么多的店,卖的东西都差不多一样,靠旅客也应该很困难吧?

我认识了一位烘制黄梨挞的先生。
我问他除了新年到街市卖黄梨挞之外,平时做些什么工作?
也许是我事先认为不可能只靠卖黄梨挞过活,所以我很惊讶他真的就只是卖黄梨挞。


The Balloon Old Man

气球,总是和小孩扯上关系。
气球,总是代表童年、青春。
真的吗?

我个人很喜欢这张照片。
对于很多人来说,也许童年已经是很模糊不清的了。
有时候,即便我们很努力去搜寻,仍然找不回童年的点滴了。
这也许是成长最大的牺牲。
忘记简单的快乐。


Another Era

吃早餐的店里摆放了这些“古董”。
只能看,不能用了。
为什么要聚集这些属于上个年代的东西呢?
是让属于现代的我们能够想像?
亦或是让上个年代的人能够回味?



也很喜欢这张照片。
没有什么特别理由啦,就觉得佳宜的脸占了照片的75%,却捕捉到她的个性的其中一面。
至少,我认为我抓到了我想捕捉的那一刻。







在马六甲,看到了许多信箱。
一直都觉得这样的信箱很漂亮,比我们四四方方的银色2-D信箱好看得多。
也看到在街头的红色邮箱。
呃,为什么跟信有关的都要用红色呢?

看到这些信箱,我想到现代还有几个人会用手书写信件?
甚至,也许已经没有多少人会以书信沟通,一切都用电邮解决。
以后,当我们都习惯上网缴水电费、杂费的时候,
这些信箱邮箱会不会也和风扇、打字机、旧式的熨斗摆放在某间餐厅里呢?



最后,这是女生睡觉的房间啦。
拍下来,让我们大家都能够在未来的某一天回味。

xuemei  

3 条评论

3 条评论:
时间 2009年2月4日 16:02 , Blogger 陈玮婷 说...

我个人很喜欢 Left Behind,因为那张照片没有人,却捕捉了人的足迹。
跟那些我们平常拍的,充满了定格的人的,不真实写照,这张真实多了。


我也喜欢 A Different Point Of View。
因为我一直认为照片或影像都太片面了。它只会将所看见的一部分捕捉下来,我们永远也不知道那张照片遗漏了些什么。除非回到那一份记忆,那一个场景,那一刻。

蔡康永曾写过这样一段话:
“电视老是让你以为,你听过那个歌了,但其实你没有听过;老是让你以为你看过那个人了,但其实你没看过;老是让你以为你知道灾难与死亡了,但其实你没有。”

“我每次在现场感动得要命的事,后来透过电视看到的时候,根本感觉不出来是同一件事情。电视好像渔网,把有生命的都拦截在网子的那一边,到这一边流出来的,都知是水而已。”

-《有一天啊,宝宝》

你不觉得,他写得很贴切吗?

我一直都坚信着,要让身体去感受自己所要感受的,然后尽可能的记住这一切。我却也害怕人有限的记忆,会让我淡忘想记住的。

所以,矛盾的我带了相机到马六甲,然后在到了名宿的那一刻兴奋地将它拿出来,拍了几张,接着因为有太多想看的,又发现许多人也带着相机,所以就将它收起,之后就再也没有拿出来了。

还有一次,在周杰伦生日那天,我到了现场看他的演唱会。同样的,我带了相机,却交给了身旁的朋友。她说她想亲自拍摄这个过程,我便好奇地问,为什么不要亲眼见证?反正会有很多人拍下上载到youtube。她说:“自己拍感觉不一样!”我点了点头,心里却暗自同情她。

回到家,我看了我朋友拍的。我想像她的视线范围就停留在这狭小的空间,我庆幸自己目睹了这场现场演唱会。在那些影片中,我找不到那种全场为周杰伦唱生日歌的那种澎湃,那种感动。

(也许,你会说先感受想感受的,然后再捕捉那一刻,但我总会觉得少了些什么。就像是,太专注于摄影了。难道你不会觉得,一旦按下快门,就已将记忆储存了吗?感觉像是电脑储存档案的方式。)

我是不是很自私?

就像是在利用身旁的人,然后自己完美地将这份记忆储存在脑海里。

不过,还是很高兴你对摄影的那份热忱。我仍然觉得,摄影师很伟大。

 
时间 2009年2月6日 23:09 , Anonymous 匿名 说...

哈哈,我一直相信人各有志。曾经,我担心自己会不会太过沉迷,导致自己有时候无法好好看看身边的人与事物。

可是,看了你写的东西,觉得你的看法也有其道理之余,我想了想 - 其实,我认为假如一个人只是纯粹为了拍照,那么也许这个人就像你说的,失去了活在当下的体验。可是,我觉得要活在当下,不一定就代表必须时时刻刻用双眼去看。有些照片,或许正是因为拍照的人用心去体会当下的感觉,才会拍下的。

当然,一定会遇到 “鱼与熊掌不能兼得” 的时候。确实,有时候太顾着拍照,而忽略了一些事物。

我想,时间也是一个关键。好像这次去马六甲,因为时间短促,拼命想把这个地方拍回家,却忘了多和当地的人聊天。假如能够多逗留一两天,也许会更好的去认识和体验这个地方。

Anyway 我只是认为很多事情并不一定是对立的。(也许是我很贪心哈哈)但是我还在学习和寻找我的平衡点 =)

 
时间 2009年2月7日 22:42 , Blogger 丹凤 说...

这个comment来得有点迟。我只是想说,我同意weiting的说法。

我也带了照相机到马六甲,但是拍了几张,看到很多人也带了相机,我就决定不拍了。我所拍的一些照片也只不过是想让我妈知道我到马六甲的一些事物。

记得有一次,跟几位朋友去看烟花。烟花,对许多人而言,都是很美的景象。当然,我只想把那些美丽的景象拍下来,因为想把这些“回忆”储存起来,左一种记载,因为人的脑袋是不能存有那么多的memories的。因此,在那短短的10分钟,我只顾着拍照。我朋友就突然跟我说了一句 “为什么不好好的亲自欣赏呢”当我决定放下相机时,烟花已经放完了。

觉得非常可惜!因此,现在我都不喜欢拍事物了,我只会派人与人(朋友)之间的互动。因为这一种回忆都是许多人都想永远保留在心理的。

 

发表评论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 主页


关于我们

艺树人

博客

过往镜头

你听说了吗?

我们的伙伴

时光机

串串门子

赞助商




Photobuc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