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dy><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function setAttributeOnload(object, attribute, val) { if(window.addEventListener) { window.addEventListener('load', function(){ object[attribute] = val; }, false); } else { window.attachEvent('onload', function(){ object[attribute] = val; }); } } </script> <div id="navbar-iframe-container"></div>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https://apis.google.com/js/platform.js"></script>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gapi.load("gapi.iframes:gapi.iframes.style.bubble", function() { if (gapi.iframes && gapi.iframes.getContext) { gapi.iframes.getContext().openChild({ url: 'https://www.blogger.com/navbar/7082085456239121411?origin\x3dhttp://artivate.blogspot.com', where: document.getElementById("navbar-iframe-container"), id: "navbar-iframe" }); } }); </script>

2009年3月28日

文化,保留到哪里去了?

我的祖父是海南人;我的父亲是海南人;所以,我是 —— 海南人。
可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不说海南话。
没有人和我说海南话,所以我不懂这个语言。
我不懂这个语言,所以我不说海南话。
我不会。

有时候我会想,为什么我的父母都能够轻易以方言交谈,而我却不能?
对于海南人的文化,我大概只是停留在海南鸡饭而已。
方言在以前,不是代代相传的吗?
为什么到了我这一代,就停了?
是谁忘了把方言这东西传下来了吗?

在我的认知里,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
一个人最初认识自己文化的媒介就是语言。

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由谁规定,一个文化只能容纳两种语言?
也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又是由谁规定,一个人只能拥有一个文化、属于一个文化?

新加坡人、中华民族、黄种人、海南人 。。。
每一个文化都有其特色、却都是我的文化、我的根基。
我为什么只能选择生活在其中的一个文化呢?
它们本来就是我的生命里共同存在着的。

前一阵子,好像很流行一个词,叫作“双语”—— 指的是能够正确运用英语和华语。
既然英语和华语这两种在语言结构上有着相当大的差异的语言系统,我们都能够同时学习和使用,那为什么方言反而被视为学习中英文的绊脚石?
即使今天我能够流利地以华语和英语交谈,不代表我就得放弃方言。

现代人,工作人士不需要或不方便用华语交谈;学生不被要求或不喜欢学习中文。
这种现象,确实要改。
改,却不是为了乘塔中国的经济快车、而是为了尊重并延续中华民族的文化。

现代人,十个当中,大概超过一半完全不懂得任何方言。
这种现象,也要改。
我想,不是为了鼓励大家学好华语,就可以贬低方言的存在价值的吧?
有些人认为,方言会对学习华语的过程形成一种阻碍 —— 真的吗?

我不这么认为。

xuemei  

9 条评论

9 条评论:
时间 2009年3月29日 00:53 , Blogger 丹凤 说...

"现代人,十个当中,大概超过一半完全不懂得任何方言。"

因为长辈们都开始以英语或华语与我们这一代以后沟通了。

"有些人认为,方言会对学习华语的过程形成一种阻碍 —— 真的吗?"

我也不这么认为。方言应该是让我们对华文文化有更深一层的了解才对。因此它不是阻碍,而是 part of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chinese language.

 
时间 2009年3月29日 13:09 , Blogger 陈玮婷 说...

有一天,我偶然看到了这样一个新闻标题:“提倡学习方言是愚蠢的”。这是李资政的私人助理写的一篇文章。

“李资政呼吁父母不要花时间教孩子讲方言,因为这会耗掉原可用来学习英文和华文的时间和精力,成为孩子的负担。”

这是最近的新闻,所以,我不再指望能在本地电视节目听到那个熟悉的声音了。


“是谁忘了把方言这东西传下来了吗?”

没有人忘了,只是,不被允许。

至少在这个国家,这个社会,语言是沟通用的工具,是对付经济崩溃的武器,是配合全球经济发展的道具。

这个国家,许许多多的人使用的语言是没有文化基础的。

而一个没有文化的国家是可悲的,远远比一个没有经济基础的国家可悲多了。

我在想,如果有一天,印尼努力爬上经济阶梯到了世界最顶端,这个国家会否牺牲掉更多的文化,为搭建一条通往印尼的桥梁呢?


我也是这个国家双语政策的受害者,我是福建人,却只略懂福建话。我阿嫲有时跟我说福建话,我听不懂。她总会笑我傻,然后拍拍我的头。

对于自己的至亲不懂自己的语言,她不曾表示过惋惜,遗憾。相反的,她总会努力学习华语,尝试跟上孙子的步伐。

我们为了跟上经济速展的步伐,努力排挤方言。
她,却是为了跟上孙子的步伐,努力学习华语。

没关系,反正在以后的以后,在上一代人从这世上消失以后,在方言从这个国家消失以后,

问题也就会随即,

化为乌有了。

 
时间 2009年3月29日 14:02 , Anonymous Xuemei 说...

只是因为不被允许吗?
也许,不被允许是最先的原因。

渐渐地,在种种政策的影响下,大家都不再觉得有必要坚持方言的传承。
连国家领导人都觉得不重要,那一定是不重要。
反正会不会说方言不会影响你赚钱的能力。

有时候,我要求妈妈和我说客家话,她说不习惯、很别扭。可是她会和外婆说客家话。
这样的习惯、或者是这样的不习惯,是不是也是源自几十年的政策或教育系统?

到底我们的社会是真的向前迈进、还是向钱迈进?

 
时间 2009年3月30日 00:18 , Blogger 陈玮婷 说...

哈哈,向钱迈进。

因为要向钱迈进,所以实行了那些教育政策。

当初如此,至今仍是。

有很多父母觉得,不将方言传承下去,是为了孩子的将来着想。

所以,不说了。

有很多父母认为,方言是母语,一定要让孩子知道。

所以,继续说着。

但有更多父母在国家领导人,经济,社会的逼迫下,动摇了。原本想保留最原始的自己的父母,为了孩子,渐渐淡忘自己的根。

所以,还是不说了。

可是,根扎得深了,再碰见上一代的人,本色便自然流露。这个时候对话的两个,上一代的人,是美丽的。

 
时间 2009年3月30日 22:55 , Blogger yinghao 说...

从务实的角度来看,并非每人都是语文天才,学习数种语文很大的可能会导致学而不精(纯)。然,就此推论“提倡学习方言是愚蠢的”却犯了逻辑谬误。因为这样的推论也意味着提倡学习双语(英语、母语)外的任何一种语文都是愚蠢的。那么教育部提倡的“第三语言”课程是否就应该被取消?日、韩等不同语文的电视电影原声道是否就应该配音才能播映?而电台是否就应该禁播日、韩等不同语文的音乐?

也许某某助理会狡辩方言与华语同种同文,会影响华语的发音;“第三语言”课程是提供成绩优越的所谓精英学习的(当然此说法犯了另一谬误:成绩优越并不等同语文天分高)。然,学而不精(纯)的问题应该通过其它方法解决,并不应该全责归咎于“多学一种语言”的因素上,更不应该采取“提倡学习某某语言是愚蠢”的态度。而学习华语不应该只考虑其经济效益,特别是具有深远影响力的政府官员更不应该采取如此势利的态度推广华语。这些态度似乎反映了狭窄的胸襟与肤浅的内涵。

与此同时,有些排斥学习华语的人却误以方言才是母语、才是学习中华文化的媒介语这样的谬论来否定华语。以华语为各方言群的共同语、以英语为新加坡各族的共同语,有其历史因素及务实需要。当然CMIO划分的文化政策有其严重的弊病;我们不应该独尊方言,更不应该独尊英语文,或CMIO。作为一个标榜多元文化、种族的国家,我们不是应该更包容各种文化吗?我们不是应该期待一个多元、蓬勃的文明社会,而非允许文化霸权的横行?

更进一步思考, Chinese是什么?是中国人?还是华人/华语/华文?Chineseness又是什么?什么因素决定你是华人?是血统、语文,还是……?华人是否就应该说华语?我们只谙方言的祖父母辈呢?土生华人或美国华裔呢?我们是否应该苛求他们学习华语,或是否只有学习华语才能认识中华文化,甚而才能认同自己是华人?

再问,新加坡华人的国、族认同是什么?新加坡文化又是什么?

身份认同是你怎样看自己,也是别人怎样看你。郭宝崑先生曾说:“如果人是树,民族文化教育就是他的根;根扎得越深,他才越能拔高伸展,向世界别处吮吸滋养。…根越深,树越高,他才越能在较高的层次勘察别族文化,才能在较高的层次和别族文化接触、比美、交流。”也许,答案就在其中;或,更为复杂。

 
时间 2009年3月31日 00:35 , Anonymous Xuemei 说...

感谢大家热烈回响。

原本以为没有什么机会和身边的人讨论这个课题,可是某人的那一句话让我听了很不舒服,所以还是把我的想法写了出来。

哈哈,感谢大家分享各自的看法。

让我们认真对待并努力坚持学好华语、也学好方言。

 
时间 2009年3月31日 00:41 , Anonymous Xuemei 说...

抱歉,我很罗嗦。

想说的是:我个人最在乎的不是我们最终能否把方言或任何语言学得好、学得精。不是语文天才,不要紧。心态,才是我比较重视的。我们对待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根的心态不能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动摇,是这样吧?

当然,不是每一件事都有所谓的答案的。

=)

 
时间 2009年3月31日 09:29 , Blogger yinghao 说...

我想,我比你啰嗦=P

对,心态是最重要的,不仅是对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根;推己及人,也应该包容尊重其它文化、其他人的选择。

而每一件事进一步思考只会引发更多的问题,问题意识比答案更重要,也更有趣好玩。=D

 
时间 2009年3月31日 21:35 , Anonymous Xuemei 说...

同意。

 

发表评论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 主页


关于我们

艺树人

博客

过往镜头

你听说了吗?

我们的伙伴

时光机

串串门子

赞助商




Photobucket